交易者在进行行情分析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你跟市场讲宏观,市场跟你讲微观;你跟市场讲微观,市场跟你讲预期;你跟市场讲预期,市场跟你讲情绪;你跟市场讲情绪,市场跟你讲国际宏观……反正事前总是对不上,事后都能解释。所以有些交易者不知道基本面研究有什么用,觉得还不如回到道氏经典理论:市场价格反映了一切。那么干脆就顺着价格的趋势做交易,而不去研究所以然,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也是可行的,但其赚钱效率会越来越低。好的基本面研究,虽然不能给交易者提供精确的出入场点位,但是能够给交易者提供方向指引,树立持仓的信心,从而提高交易业绩。因为如果方向判断清对了,这就相当于知道了结果,剩下的是过程把控,就容易多了。而至于为什么基本面研究很难提供具体的出入场点位或者时机,这个问题我们放在后面讲。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期货价格虽然是交易的结果,但它是有现实的经济活动为基础的,而现实的经济活动又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必定能解释大部分的价格波动。否则,很多职业就不必存在了。那么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琳琅满目的图表及变幻莫测的逻辑,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抽丝剥茧,笔者认为重点关注两条主线。
第一,货币的供应和需求状况,这是宏观的范畴。当一国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时,是为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贬值;反之,则为通货紧缩,会引起货币升值。这里的货币贬值和升值指的是对内贬值和升值。通货膨胀或者收缩,直接的结果体现就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或者下跌。因为,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变化不仅反映了商品价值的变化,同时还反应了一国货币价值的变化。也就是说,货币贬值时,会表现出商品价格上涨,当货币升值时,会表现出商品价格下跌。除了突发的危机事件,货币供需状况是影响商品价格变化最大的宏观因素。而对于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商品,还需密切关注美元的供需变化和美元指数的变化。
第二,商品的供应和需求变化,这是微观的范畴。微观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商品供需、库存、利润、基差等等,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其中供需变化最为重要。微观经济学认为,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应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在供应量增加大于需求量时,卖方为保证商品出清,避免库存积压,会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卖出,竞争造成价格螺旋下跌;当供应量小于需求量时,买方为即时获得商品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入,竞争造成价格螺旋上升。
但是,供应量和需求量本身又是价格的函数,不断上涨的价格,促进潜在产能的发挥从而增加供应量,同时抑制需求量;而不断下跌的价格,会抑制供应量,同时促进潜在需求的释放,增加需求量,于是价格运动到一定程度,供需状况就会发生逆转,价格开始反向运动。这种供应量和需求量随着价格变化而自动调节的现象,使得价格呈现出钟摆运动,不会出现无止境上涨或者下跌。大多数价格运动属于此类。
但如果是外生变量(不受价格影响的变量)发生变化,情况又会不同。比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意识的改变,造成某种商品需求持续上升(比如这些年的房子),此时如果供应不变,价格就会上涨。又比如,投资使的新增产能大量增加,此时如果需求不变,价格就会下跌。投资和消费不匹配造成的供应和需求的不平衡,不是价格调节机制立马能解决的,由此带来的价格波动会更加剧烈和持久。
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商品期货研究报告最终的落点就在这两条线索上,这些是期货这种金融衍生工具出现之前就存在的客观规律,能够解释大部分的中长期价格波动。
我们现在来回答为什么基本面研究很难给出具体的出入场点位或者时机。
首先,所有市场参与者或者交易者的决策行为共同作用才是价格形成和波动的直接原因。无论是现货市场价格,还是期货市场价格,最终都是交易的结果,反应的是商品的交易价值,交易价值没有办法用公式计算其精确值。其次,市场中交易者的决策行为是随机变量,这与交易者自身了解到的信息、交易者的认知以及参与者的交易目的等多方面有关,同时交易者并不总是理性的,所以除非站在上帝的视角,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到其它交易者的决策行为,短期价格变化与基本面有出入是常见现象。最后,交易者的决策行为对价格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价格变化反馈给交易者之后,也会影响交易者的决策,如此循环。(未完待续)